当前您的位置: 首页 > 本馆概况 > 馆史概览 > 正文

静水流深四十载,薪火相传图情怀——访图书馆原流通阅览部主任付航

时间:2019-09-12浏览量:编辑:

从1978年12月入伍,1982年进入图书馆,到2019年1月在图书馆工作37年后退休,付航老师描述自己工作后的人生经历,是与改革开放紧紧联系着的40年,与国家共同成长,见证了祖国的风雨历程、光辉成长。

这一代的前辈,有革命者的坚定信念、有传统的朴素观念,也有勇于拼搏、勇于承担的态度,在付老师身上可以看到50年代一辈人特有的优秀品质,勤劳,务实,责任心强,乐于奉献等等,也可以看到他自己鲜明的个性,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幽默风趣,宽容大度。

积极适应,亲力亲为

付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“不多说,现在就去做”,这也是他当兵三年养成的工作习惯,接到工作任务,不拖延,立刻执行,去解决问题。那时候的雁塔校区图书馆楼并没有装配电梯,图书馆员需要日复一日的往楼上的书库搬书,并完成架位调整和每天书库的卫生打扫工作,甚至安装书架这样的工作,都需要亲力亲为,动手完成。曾经的军人不会怕重体力劳动,但这让付老师意识到,图书管理员并非想象中单纯地负责借还书即可。在一复一日的重复性、耗费体力的工作中,逐步适应了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和节奏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高校图书馆有了更多的功能,也有了更多的业务,提起图书馆员,人们也更不应该再单纯认为,是一个轻松地,坐着负责借还书的工作。八十年代的图书馆以手工借阅和人工搬书为主,一干就是二十余年,旧式手工目录检索办法最终被淘汰,2003年图书馆引入汇文系统,馆员们与时俱进,学习新的借阅方法,开展新的读者服务工作,图书馆迎来新的时代。

拼搏创新,不断学习

业务工作、素质提升和职称评审,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,它们互为进步的充分必要条件,深入学习进行素质提升就能更好完成业务工作,同时也能进行职称评审,获得认可,从而更深入了解行业知识和动态。

1.png

图1

分配到图书馆工作的第二年,付老师在陕西师范大学夜大报名学习图书馆专业,经过三年的学习取得了专科学历,又继续在党校进行了财经专业学习,获得本科同等学历,2003至2006年,在解放军政治学院进行法律专业学习,获得本科学历。“有机会就要学习,尽自己的能力,拓展知识,提高自我,才能不被时代淘汰”,付老师深深感慨年轻一代遇到的教育的好时代,社会物质丰富,大多数人衣食无忧,能够好好地、投入全部精力学习知识,实现人生价值。图书馆现有职工本科以上学历 60人,其中博士 13人,硕士 18人,副高及以上职称 25人,中级职称 35人。馆员队伍人才学历层次的提高,也在一个方面证实着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高,新的队伍更适应现代化的工作形式和节奏,组织完成任务将更高效。随着制度、资金、条件等各方面的提高,图书馆一定会越来越好。

不畏挑战,勇于承担

1985年5月,校本部东院图书馆建成,付航老师被图书馆任命为流通组的组长,作为最年轻的馆员管理层,三十年如一日,坚持不懈地完成着图书馆的工作,勇于迎难而上。“工作任务繁复,馆员们也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工作习惯,管理上要注意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,进行人性化管理,以鼓励的方式、沟通的手段去团结馆员,才能有好的工作成效”,谈起多年来的工作,付老师很有成就感。

尤其2015年到渭水校区任流通阅览部主任后,短短三年多时间,配合馆里完成了诸如图书资产清点、各书库建设、迎接审核评估工作,还有诸多秩序整顿和环境提升项目,顺利完成这些工作的秘诀就在于,他总是身先士卒,以身作则,团结馆员,带头去做,充分发挥出中坚力量的榜样作用。

流连不舍,殷切期盼

“当你的工作不被人了解的时候,总是难以得到认可,不要在意外界的声音、别人的看法。年轻馆员应该踏实工作,学会享受工作,结合自己的优势,多学多看,积极扩展提高,多做科研,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,把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,实现人生的价值。”付老师谈到年轻馆员的未来,对大家的能力和未来的成就十分看好。从工作岗位上退休,离开了奋斗几十年的单位,付老师心中有很多不舍,但更多的是对年轻馆员的期盼,希望年青一代接好棒,一代又一代的图书馆人薪火相传,不忘初心,发挥自己的能量,把图人情怀传承下去,把图书馆建设的更好。

2.jpg

图2

3.jpg

图3

采访:李楠,武娇,周怡波

撰稿:李 楠

审核:崔爱民

微信

长安大学图书馆

圕是

返回顶部
Baidu
map